年底生活垃圾分類法規和制度體系基本建立
方案旨在通過建章立制、宣傳教育、示范引領、設施設備提升等,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按照政府引導、群眾參與、法制保障的運行機制,提升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水平。
按照方案要求,到2019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法規和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社會知曉率不低于8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在100%。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50%,校園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不低于40%。各涉農區縣和開發區以街鎮、河湖以及旅游景點周邊的行政村為重點,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2019年底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備率達5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25%。
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聯席會商制度
為全面提升當前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如期完成年底各項工作任務,方案明確6月底前要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組長,各區縣、開發區和市級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市級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中心,具體負責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指導、考評等日常工作。各區縣、開發區要參照市級標準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并根據工作需要,配備相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要由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牽頭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聯席會商制度,研究解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的疑難問題,協調處理重大事件和重大案件。聯席會議每月定期召開一次,并于7月份召開..次會議。
年底前創建一批垃圾分類優秀示范單位
為切實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方案要求各區縣、開發區要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標準,按照轄區各類單位、學校、小區總數10%的比例(不含2018年已完成創建的單位、學校、小區),年底前再創建一批在垃圾分類工作中切實起到優秀示范作用的單位和組織,為轄區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做出表率。
要按照“連點成線、連線成片”的工作思路,按照政府機關率先垂范的要求,先行在黨政機關及其相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各鄉鎮、街道、園辦等大力開展垃圾分類達標單位創建工作,建成垃圾分類示范片區,提高我市垃圾分類覆蓋率。2019年底,實現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100%。
年底前每個街辦至少打造1個示范社區
居民社區垃圾分類工作方面,由市住建部門牽頭協調督導有物業管理的居民小區、市民政部門牽頭協調督導無物業管理的居民小區落實垃圾分類工作。各區縣、開發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落實“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的總體要求,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基層組織,配備前端分類基礎設施,通過“示范戶”評選、“環保達人”評選、“分類好家庭”評選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建立一套按周、月、季、年分層推進的考核制度,提升我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
2019年,各區縣、西咸新區及各開發區以街辦(園辦)為單位須至少打造1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含小區、單位、學校),全市每個街辦須至少打造1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社區。
4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10月底前投用
方案提出,按照“統一外觀、統一標識”的要求,各區縣、開發區一要采用市場化機構督促資源化回收利用企業改造或配置可回收物收集車,8月底前配置到位;二要9月底前自行購置兩輛廚余垃圾收集車。各區縣、開發區城管部門指導各產權或管理單位,8月底前在城市道路、旅游景點、廣場公園、公交場站、機場等各類型公共場所建立一批分類容器設置“樣板”。各區縣、開發區在轄區內必須配套建設至少一座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和大件垃圾拆分中心以及有毒有害垃圾暫存點,“兩個中心”建設年底前完成,有害垃圾暫存點8月底前完成。
市生態環境局牽頭負責建立有毒有害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建設;市商務局牽頭負責建立健全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市城管局牽頭負責首座餐廚垃圾處理廠擴建項目,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藍田、高陵加快推進餐廚垃圾處理廠建設,相關區縣、開發區加快推進五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12月底前完成有害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建設和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建設;力爭12月餐廚垃圾處理擴建項目建成投運;7月高陵無害化處理項目投入運營,9月藍田無害化處理項目投入運營,10月鄠邑、西咸新區無害化處理項目投入運營。
納入群眾性文明創建權重不低于20%
方案還要求市農業農村局負責牽頭跟蹤總結我市農村垃圾分類試點情況,研究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引導政策,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指導。10月,完成我市實施垃圾分類行政村名錄編制和試點經驗總結工作,年底編制完成我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技術標準。實現年底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備率達5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25%的目標。要加強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對學校的考核管理,出臺考評標準,積極利用課外活動開展分類“第二課堂”“知識競賽”等教育實踐活動,完成校園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100%、達標分類校園覆蓋率100%的目標任務。
此外,方案明確要結合我市城市管理智慧平臺建設,整合現有資源,建設全市智能垃圾分類管理信息平臺,并將平臺架構延伸至每一個小區中。在群眾性文明創建中,組織開展主題創建活動,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創建評比內容,分值權重不低于20%。
本文轉載自人民網,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電話:13891817728。